一、校园中常见几种诈骗方式有哪些?
⑴利用电话、短信进行诈骗。犯罪分子利用大学生防范意识不强的弱点发送“点歌”、“中奖”等诈骗短信骗取学生高额电话费。更有甚者利用家长与学生联系不便的特点,假冒身份、编造假情况打电话或发短信给家长说学生发生车祸等意外事故,必须马上汇钱救治以诈骗学生家长。
⑵推销假冒伪劣产品。一些行骗者利用学生“识货”经验少又苛求物美价廉的特点,偷偷潜入学生宿舍,推销各种产品而使学生上当受骗。
⑶以招聘为名诈骗中介费。犯罪分子利用部分大学生急于找到工作或兼职的心理,假冒职业中介,向学生收取高额中介费。
⑷以高回报为诱饵行骗。犯罪分子假冒公司经理,宣称招聘校园代理,利润丰厚,并以与市场较大的差额与学生签订销售协议。当学生交付订金后,方才发现货物有严重质量问题。
⑸谨防别人以代购车(机)票、办理各种证件、包车返乡等为名行骗。
⑹以伪装的特殊身份进行诈骗。此类犯罪分子多打着社会上的能人、名流的幌子,抬高自己的身价,吹嘘自己对找工作、办事等“完全有能力”解决。
⑺网络诈骗。诸如虚拟公司、虚拟购物、虚拟货币、过关游戏、网络中奖等,诱使学生进入圈套,谨记“馅饼”即陷阱。
二、学生上当受骗的原因有哪些?
⑴思想单纯,防范意识较差。在校大学生被骗取钱物,绝大多数是疏于防范,思想幼稚、单纯。
⑵急功近利,贪图小利。受害者往往是被犯罪分子提出的“好处”、“利益”所吸引,这些人见“利”就上,对犯罪分子的所作所为不加深入分析,不做调查研究,结果只能落个“鸡飞蛋打”的结局。
⑶有求于人,轻率行事。大学生容易被利用的心态是:想经商助学而缺乏经商实际经验;急于成名,爱慕虚荣而无戒备之心;想找到理想的工作而又缺少门路等。
⑷因老乡观念而上当受骗。一些犯罪分子把自己打扮成本校或外校的大学生,利用同乡关系(编造出来的老乡)与你交往,以获取信任进而骗取钱财。
三、防止上当受骗的方法有哪些?
⑴不要相信手机上发来的“中奖”“点歌”短信,最好的办法是不予理睬。
⑵不要轻易在网络上留下自己详细的联系方式和个人基本情况,以防止被人窃取。
⑶不要随意告诉任何人(特别是素不相识的人)自己家中的电话号码、手机号码或者其他联系方式。
⑷不要随意告知陌生人自己的银行卡号、姓名及个人情况,不要将自己的通信工具借给素不相识的人使用。
⑸对行骗者提供的一些伪造证件,应当仔细辨别其真伪,防止受骗。
⑹对于一些花言巧语、以利相诱的陌生人不要轻易相信。
⑺对上门推销的物品,不要轻易购买,如签字笔、笔记本、相册等文具及笔记本电脑等物品,行骗者极有可能以伪劣产品欺骗学生。
⑻毕业生求职或学生寻求兼职工作,应充分了解求职单位相关信息,签订相关协议,以防止上当受骗。
⑼提醒家长不要轻易相信陌生电话或短信,更不要将钱打到不熟悉的账号或者银行卡上。